从试点到应用 边缘计算成为5G前夜重头戏

时间:2018-03-26
       2018年随着5G逐步走向规模试验,MEC(移动边缘计算)这一技术从试点到落地,悄然间在通信业、垂直行业中形成不小的应用热潮。

3月20日,SDN/NFV产业联盟为成立MEC应用推进工作组举办了一场筹备会,在讨论工作组研究范畴、工作目标和输出成果的同时,三家运营商代表、电网等行业代表以及产业链企业在筹备会上纷纷介绍了在MEC领域最新的试点、应用项目,显现出这一技术的强劲生命力。

运营商和行业客户的高度重视

从技术出现到备受认可和应用,MEC经历的时间并不长。

两年前移动边缘计算概念第一次博得业界关注,是在2016年上海F1赛车场上,上海移动联手设备商现场打造的MEC环境让观众可以更低时延地看到赛事视频,从而向业界释放了“将核心网能力下沉到网络边缘”的信号,随后,中国移动还在江苏、浙江等地进行了试点,通过核心网下沉网关分流至CDN边缘节点,并探索了一些商用场景。

2017年,中国联通在MEC上投入较大,6月份在上海MWCS,中国联通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实现基于MEC边缘云的“智能场馆”商用部署,并于2017年底,联合INTEL、OTT等在天津建设成全球最大的边缘数据中心测试床,推进边缘vCDN、边缘解码以及边缘智能等多种边缘业务的部署和测试工作;2018年2月巴塞罗那MWC,中国联通又宣布启动15个省市MEC Edge-Cloud大规模试点,发布了《中国联通Edge-Cloud平台架构及产业生态白皮书》。

据悉,2017年以来中国电信在MEC上也进行了包括智能化工厂在内的多项业务试点,宁波电信通过核心网下沉网关分流至企业园区,建设了某炼化企业的MEC智能工厂项目。

在国际上,MEC也已成为很多大型运营商的准5G时期重要战略。去年7月,美国AT&T宣布将重构65000个激战和5000个机房为边缘数据中心,2018年初Linux基金会也创建了边缘计算开元项目,计划二季度发布源代码。此外,沃达丰也积极参与了MEC标准制定,联合合作方进行了V2X业务创新,对企业园区、视频分发、视频监控、车联网、联网游戏等场景进行了验证。

除了电信业,工业互联网、垂直行业也对MEC产生了越来越明确的需求。筹备会上,国家电网的专家表示,未来在智能电表为核心的智能终端采集数据量庞大,服务实时性需求、预测准确性需求都在不断增长,预测性维护、敏捷本地故障修复、智能供电、智能巡检等在目前的国网云架构下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国家电网也正在引入MEC等新技术支撑这些需求的实现。

MEC生命力指数渐强

在筹备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专家,结合目前5G和AI的发展态势,对MEC应用场景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

更低时延(配电自动化、远程手术、机器人协作、无人机设备、移动视频监控、远程医疗诊断等)、更高带宽(VR,移动视频监控,远程手术等)、更快速移动(高速火车,无人机设备等)这三大场景中的这些业务,被视为MEC最能发挥使能作用的领域。这也符合国际标准机构ETSI对MEC的关键特征定义:网络边缘,虚拟化环境,低时延,高带宽,开放网络能力。

专家明确表示,MEC应该部署在网络汇聚点以下至网络边缘时延越敏感、部署位置越靠近网络边缘的分布式网管、APP组成的虚拟化节点。

但客观来看,目前MEC产业还缺乏一个组织来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尽管各企业已经有发展共识,但客户和第三方以及软件提供商还未形成良性合作关系,且标准方面还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标准,对于第三方开发者以及行业客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MEC应用推进工作组的成立也非常必要,将让业界形成一个良性公式培育良性工作形态,收集更清晰的各方需求,形成解决方案,形成通用的技术流程方案,实现各方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