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股东大会答复投资者:5G是主航道

时间:2018-08-30

昨日(8月28日),在中兴通讯临时股东大会上,投资者向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及新任执行董事徐子阳提出了多个关于5G与中兴下一步发展的问题,中兴高层的回复也非常坦诚。

围绕问答内容,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结了几个关键问题和中兴的答复

【在5G上的投资与战略】

自7月中旬开始中兴全力恢复主业,业界都很关心中兴在5G研发和市场布局上的进度。据总裁徐子阳称,中兴目前主业已完全恢复运营,今年8月更创下生产任务历史新高。

他坦言,运营商在4G和5G设备成本的总投资上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在批量供货情况下,基站成本是以往的1.5到2倍,投资收益比的商业模式较难成立。因此,需要5G的工作场景提供的营收空间更大才能匹配5G投资。物联网、超低时延应用、企业自动化等场景将有很大市场空间。所以中兴也正在联手运营商在降低成本、开拓新场景的商业模式。如果这些领域开拓不成功,将对运营商甚至全产业链带来很大挑战。

在年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的基础上,目前中兴通讯在5G相关产品的研发费用也已超过30亿元,研发团队超过4500人。业界传闻,5G投资还需200多亿,对此,徐子阳表示,中兴对核心业务实施聚焦战略,在2020年国内和国际都会出现较大的5G投资增长,目前5G应用、核心网、无线、传输承载,产品测试都是5G投资重点,中兴也正在对周边产品进行缩减,聚焦5G主航道,会对5G投入最大的资源。

目前5G的三大应用场景已明确,在中兴通讯看来,目前大带宽场景的商业模式最先成熟,只是5G设备成本限制了运营商的投入;而车联网、自动化等领域还未显现成熟的商业模式。此外,对工业自动化场景(低时延)中兴通讯比较看好。

【终端业务】

此前中兴通讯曾在终端领域发布过一系列手机,包括其千兆速率的准5G手机,对手机业务如何调整,中兴高层表示,终端业务会坚定投入,包括5G的各种接入方式都需要持续投入。短期聚焦关键市场、重要机型、核心研发版本,而且不久将发布一款新的“天机9”产品,还将根据研发资源消耗情况,再讨论定增项目的具体进展。

对于是否会调整手机业务产品线的人员,中兴表示,在每年滚动调整业务线的情况下持续对国内业务评估,但对5G方面的终端研发投入不会减弱。

【国际、国内业务恢复情况】

近日,业界传出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拒绝中国大型设备商进入5G市场,经历过中美贸易博弈的中兴通讯,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的经营恢复情况也备受关注。对此,徐子阳表示,此前中兴在美国终端市场占据的份额较大,这次制裁事件后,市场处于观察和逐步恢复期,中兴也在对研发和销售团队进行重整。对于一些国家限制中国厂商5G设备的情况,中兴将坚守合规法律,此前在这些国家业务占比不多,影响不大。

对于国内业务的恢复情况,8月30日即将发布的中报将有详细公布。中兴高层补充说,目前国内业务恢复良好,国际业务有订单损失,但大部分运营商对保持着与中兴的合作和沟通,尤其是欧洲一些运营商更在5G上保持着密切沟通。

对于业务外包,徐子阳表示,中兴正在调整,将更精准聚焦“主业、主航道”,5G业务之外的业务外包将进行收缩。

【核心器件战略如何调整】

对于“制裁事件后,中兴核心器件的业务战略如何调整?”的问题,中兴高层反馈,中兴将吸取教训,对关键技术进行全方位审视。因为产业链是各方相互依赖的生态,中兴会加大内部关键器件的研发力度,加大和业界第三方芯片厂商合作伙伴的合作力度,进而降低系统研发风险。

中兴微电子作为中兴通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有望在两块业务上持续加强:一是关键芯片的自研将加强,包括基站芯片、中频芯片,交换芯片等系统设备产品的核心器件,二是对外芯片业务也会发展,但目前尚不是重点。

【核心竞争力】

5G是众多设备商正在全力拼杀的一个战略高地。对于中兴通讯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徐子阳强调,中兴已形成两大竞争力,一是产品竞争力,每年百亿研发投入产生的专利、产品等,都极大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与市场能力;二是中兴多年来形成的一线销售平台,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可第一时间感知市场需求,及时反馈给研发生产体系,这是中兴第二大竞争力。基于这两大竞争力,中兴也会在未来形成更强的市场增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