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4G网络已经成熟,5G商用近在咫尺,业界因此出现了“FDD牌照鸡肋论”的观点,但是在记者看来,中国移动获得FDD牌照,对于其完善4G网络的农村覆盖、加快物联网布局都有重要意义。
期盼多年,终获牌照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2015年2月27日,工信部又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LTE FDD牌照,但是并没有中国移动。
从申请4G牌照开始,中国移动就期望能够同时获得FDD牌照,因为FDD和TDD在技术性能上各有优劣势,采取LTE混合组网的模式,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TDD大容量以及FDD广覆盖的特点,提升4G网络服务水平。
然而,当时的工信部并没有给中国移动发放FDD牌照,其考虑是,运营企业的网络基础、频率资源和产业支撑能力等条件是决定企业选择4G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
此后,中国移动在多个不同场合表达了对FDD牌照的强烈期望,尤其是2017年以来频次渐高。
2015年3月,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两会期间透露中国移动已经向工信部提出申请FDD牌照,目的在于进行混合组网实验,如果TDD频谱用尽,移动还可以使用FDD频谱。
2017年8月,中国移动发布2017年上半年财报中表示,正在向监管部门积极申请FDD牌照,以便用更低的成本加强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覆盖。
也是在8月,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公开表示,海外运营商基本上都是先商用FDD,随着网络容量的上升,再引入TDD网络。中国移动在TDD网络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FDD对于部分业务能力的补充同样非常重要,中国移动也在积极进行申请,构建TDD/FDD融合网络。
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移动总经理赵大春提交了“关于加快实施网络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建议”,其建议在4G建设中,全面开放LTE FDD 900MHz低频段,用高速网络快速覆盖偏远地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4月3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中国移动经营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LTE FDD)。
中国移动在获牌官方新闻稿中表示,获牌之后将“全面提升农村地区高速宽带移动通信服务水平”“大力推动移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这两句话表明了FDD牌照的价值所在。
利好1:完善偏远、农村地区4G覆盖
虽然今年5G标准即将冻结,运营商已经开始在部分城市建设5G试验网,2020年5G即将正式商用,但是5G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出现2020年开始商用、5G基站就全面开花的情景。而且有运营商专家认为,即使5G商用之后,4G也不可能退出舞台,而是以4G/5G融合组网的方式,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因此4G网络还有相当长的生命周期,继续完善和覆盖4G网络仍是运营商当前的重点。
从市场发展看,随着4G网络的扩展,目前偏远农村地区和地广人稀的地区成为下一步网络覆盖的重点和市场拓展的主要方向,但是TD-LTE并不是覆盖这些地区的最佳网络制式,FDD将帮助中国移动降低上述地区的网络覆盖成本。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移动的4G基站已经达到187万个,但是偏远农村地区和地广人稀的地区仍然有待完善。而随着4G市场份额的扩大,未来农村地区将成为用户增长的重点地区。
近年来,中国电信完成800MHz频谱重耕、中国联通进行了900MHz频谱重耕,4G网络质量不断提升。缺乏FDD牌照、缺乏优质频谱资源的中国移动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根据2017年的财报,在4G市场上,虽然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高达64.5%,但是在新增市场的份额只有46.6%,除竞争对手的各种互联网卡之外,4G网络覆盖也是一方面原因。可以说,提升农村和偏远地区的4G网络覆盖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农村地广人稀,需要基站具备广覆盖的特性。但是,采用高频段LTE TDD覆盖,单个基站在农村平原地区覆盖范围不足低频段LTE FDD基站的1/4。因此FDD低频段组网能够让中国移动以更少的基站满足更多地区的覆盖,降低建站成本,以及后期的运维管理成本,特别适合农村地区4G网络覆盖。
一位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移动近几年网络成本压力较大。而FDD牌照的获得,将有效降低4G网络建网成本,在未来的4G竞争中获得优势。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移动目前面临着持续进行提速降费的压力,而以低成本方式完成农村和偏远地区4G网络覆盖,能够帮助中国移动进一步落实提速降费的政策要求,打破数字经济鸿沟,为偏远地区提供普遍服务。
利好2:破除物联网建网难题
FDD牌照的另一个福利,就是助力中国移动物联网发展提速了
2017年,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快了以NB-IoT为代表的物联网的发展速度。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开通了346个城市的NB-IoT服务,实现了端到端规模商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NB-IoT网络建设中,中国移动一直负重前行。
记者在2017年8月写的《5G将至,为何中国移动仍在申请LTE FDD牌照?》中曾分析道,TD-LTE制式的网络并不能很好地支持NB-IoT和eMTC发展。
因为TD-LTE具有上下行不对称的特征,上行速率较低、下行速率较高,这种网络适合游戏、视频等对下行带宽要求较高的业务,然而物联网的传输以上行数据传输为主,以下行见长的TD-LTE并不适宜于物联网的发展。此外,TD-LTE更加适用于高频覆盖,低频段并不适合TD-LTE网络。此外根据R13标准,NB-IoT只支持LTE FDD制式。
虽然2017年6月工信部发文,允许运营商在已分配的GSM或者FDD方式的IMT系统频段上,选择带内工作模式、保护带工作模式、独立工作模式部署NB-IoT,意味着中国移动可以在GSM900网络上通过新增基带的方式部署NB-IoT,但是拥有LTE FDD网络的电信和联通可以只在LTE FDD网络上增加基带板就可以实现NB-IoT,中国移动还需要采取单独建网的方式才能实现NB-IoT网络部署,其成本之差距、建网之难易区别可想而知。
而与eMTC相比,NB-IoT的高成本还不是最令人心塞的。因为,NB-IoT尚可以通过解耦的方式单独建设,但是eMTC从技术上无法解耦,意味着其只能依托在LTE FDD网络上。而在部分高速率以及语音和数据同时传输的场景,eMTC具有NB-IoT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去年6月份在上海召开的MWCS2017上,中国移动曾表示NB-IoT和eMTC将同步发展,但是此后中国移动在正式公开场合都未提及对eMTC的看法,LTE FDD牌照的缺乏是否是主要原因不得而知。
如今,LTE FDD牌照获得后,中国移动在物联网市场上必将摆脱束缚、轻装上阵、如虎添翼。
不确定性:争取3.5GHz频谱或不占优势
中国移动获得FDD牌照传出开,一些微信群里也出现了对中国移动在5G频谱分配方面的担心。
目前,工信部正在考虑5G频谱的分配,三大运营商无不心仪商用条件成熟的中频3.5GHz。有专家认为,工信部对待三大运营商向来本着公平公正、促进竞争的原则,如今中国移动拿下了900MHz优质资源,工信部会不会在5G频谱分配时,向电信、联通更多倾斜,而较少分配给中国移动?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因此,目前的中国移动,一方面需要积极规划对于LTE FDD牌照的具体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就是尽量争取获得更多的3.5GHz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