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工信部批准了部分运营单位的电信网码号资源有关申请,并颁发和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网码号资源使用证书》2017年第10批结果,其中就包括了物联网号段分配。
公示结果显示,中国移动获得了148(0-9)号段(物联网业务专用号段)、1440(0-9)号段(物联网网号);中国电信获得了1410(0-9)号段(物联网网号);中国联通获得了146(0-9)号段(物联网业务专用号段)。
众所周知,今年2月,工信部在编制的新版《电信网编号计划》中明确"142XX~143XX"为物联网网号,采用等位编号。电信新技术新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电信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对电信网码号资源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更好支撑行业发展,亟需对现行的《电信网编号计划》(2010年版)进行修订。
5月12日,《电信网编号计划(2017年版)》正式公布,即日起施行。144XX、141XX、140XX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物联网网号。同时,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网号将根据需要核配启用。
从目前运营商的举动不难看出,NB-IoT是运营商物联网建设的重点,也是三大运营商在前期的主要选择。
此前,中国电信已实现全网31万基站同步升级,宣布建成全球首个全覆盖的新一代物联网(NB-IoT)商用网络,中国联通也已在上海、北京、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的10余个城市开展了NB-IoT的试验和商用,进行了NB-IoT应用的探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NB-IoT成本仍旧较高,但NB-IoT产业链已经成熟,NB-IoT商用芯片在今年第三季度大规模上市,将成为推动运营商大规模网络建设的关键因素。
如今,随着工信部分配物联网网号,运营商也具备了大规模展开物联网业务的基础条件。物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遍认同,成为众多企业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NB-IoT为例,产业界今年来针对行业市场推出了智慧停车、智慧水务、共享单车等试点应用,本次三大运营商获得物联网号段,意味着NB-IoT商用大幕正式开启。
就在前不久,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公布了《中国移动2017~2018年蜂窝物联网工程无线和核心网设备设计与可行性研究集中采购招标公告》和《2017~2018年窄带物联网天线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移动宣布NB-IoT的激进计划,主要是因为近期盼到了NB-IoT的政策“东风”:工信部6月份发布通知,允许运营商在已分配的GSM或FDD方式的IMT系统频段上,选择带内工作模式、保护带工作模式、独立工作模式部署NB-IoT。
NB-IoT技术在全球持续扩张,有利于NB-IoT生态环境的建立,并降低NB-IoT技术使用的成本,例如降低NB-IoT模组的价格。目前已经大规模应用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包括GSM和LoRa等技术,NB-IoT相对其他技术路线在功耗、覆盖能力等领域有一定优势,但缺乏成熟终端应用项目。